一,蘋果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內部雙風扇散熱
德國媒體 Hardwareluxx 編輯 Andreas Schilling 曝光了蘋果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的拆解圖。
如圖所示,蘋果 Studio Display 顯示器內部構造依舊是“蘋果式”的整潔,兩個小風扇為面板以及內部組件散熱。主板上黑色屏蔽罩下面應該是 Studio Display 搭載的 A13 芯片以及內存 / 閃存芯片。
二,NeoGene 0.2mm大面積超薄均溫板突破性技術
NeoGene Tech最近宣布了其Level 3 PWS (Print Wick Structuring) COMBO技術已成功地克服了傳統銅網毛細技術在大面積超狹窄空間的均溫板元件內兩相工作流體輸送和循環的效率瓶頸和局限性。
NeoGene Tech表示,業界到目前為止,智能手機應用的超薄均溫板元件量產的厚度仍在0.3毫米以上。大多數智能手機品牌一直在供應鏈中尋求更先進的技術,追求超薄均溫板元件厚度盡可能地能做到更薄。由于智能手機熱管理問題將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元件厚度為0.2mm,面積超過5000 mm2的大尺寸超薄均溫板元件一直是業界追求的夢想。
NeoGene引述業內專家的說法,如果元件厚度僅為200μm左右時,均溫板內的液體通道和蒸汽通道占據的容置空間總和將會被極大地限制在100μm左右。一旦吸熱區和冷凝區之間的距離過遠, 元件面積又太寬廣,幾乎不可能做到同時容納適當更薄的銅網毛細結構又兼顧有足夠的汽室空間來確保兩相工作流體能夠在元件內部高效率的輸送和循環, 而使得元件還能維持可被接受的均溫性能。
NeoGene Tech稱,基于MagicWick-Inside技術平臺,Level 3 PWS COMBO技術采用了選擇性絲網印刷工藝和共燒結工藝,鑄造出三種不同厚度和圖案的MagicWick毛細結構,以便在不同的流道和不同的區域間同時執行著不同的毛細功能。
將三種不同類型的MagicWick漿體材料(MW-A、MW-B、MW-C)在蝕刻的銅合金基板上不同的區域進行絲網印刷,并烘干形成所謂的SWOES(Semi-Wick-On-Etched-Substrate)),然后繼續燒結形成所謂的MWOES(Magic-Wick-On-Etched-Substrate)。與Level 1和Level 2技術不同的是Level 3 PWS COMBO技術是一種通過新穎的流道設計及組合式的毛細結構來協同運作, 以解決超薄和超大面積均溫板內各種極限問題的方法。采用自動絲網印刷及烘烤技術和連續式的裂解及燒結爐,在批量生產中很容易實現多樣性毛細結構工藝。
“Level 3 PWS COMBO技術理論上是一種在超狹窄空間內橫向的平衡液體通道和蒸汽通道效率的超薄VC設計和制造技術。通過新穎的流道設計和不同的如魔術般的漿料配方, 采用PWS COMBO技術制造的MagicWick-Inside VC元件, 若厚度僅為0.2mm(公差為+0.02),而尺寸面積為5000mm2時,在5W功率測量下可獲得良好的效率。在吸熱區與冷凝區量測點之間的距離在70mm 時量測到的表面溫差(ΔT)約在2℃左右。歸功于在液體流道的中MagicWick A(毛細厚度~35μm)和在輔助氣道中MagicWick C(毛細厚度<10μm)的協同運作機制,液相工作流體從冷凝區回流到吸熱區的反重力輸送速度可超過20mm/s。”
NeoGene Tech 總經理 Jeffrey Chen進一步表示,“已取得NeoGene Tech授權的散熱模塊制造商Jieqiao Electronics將會是首家采用PWS COMBO技術來量產大面積0.23max MagicWick-Inside VC產品的均溫板廠。只要與NeoGene Tech達成并執行MagicWick-Inside Technology Platform 專利技術使用許可,該技術也將對所有的散熱模塊廠開放使用。”
三,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獲資金支持,為數據中心開發高效兩相冷卻架構
隨著全球對計算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大,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成為緊迫的命題,其中高效的散熱手段是提高數據中心能源利用率的關鍵,為此美國能源部 (DoE) 委托諾基亞貝爾實驗室開發提高數據中心能效的方法。
近期,諾基亞官網公布的信息指出,貝爾實驗室將獲得超過 200 萬美元的資金支持,為數據中心開發更高效的熱能架構。他們的目標在于減少冷卻機架所用的能源,并回收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產生的廢熱為建筑物提供供暖或制冷,在提高數據中心冷卻效率的同時減少碳排放。
據國際能源署 (IEA)的數據顯示,目前數據中心和數據傳輸網絡的能耗各占全球用電量的 1% 左右。可喜的是,能源利用效率的快速提高已經極大限制了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自 2010 年以來,數據中心的工作負載增加了 9 倍,而能源消耗僅增加了 10%。
據悉,貝爾實驗室將在資金支持下,在5G 和/或邊緣計算數據中心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諾基亞將把低成本、被動兩相冷卻技術理念應用到計算芯片和機房基礎設施中,通過熱回收循環,將計算基礎設施重新架構為有價值、實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熱量資源。
四,小米獲卷軸屏散熱專利,可實現主動風冷散熱
天眼查App顯示,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獲得“一種用于卷軸屏的散熱結構及電子設備”專利授權。
專利摘要顯示,所述卷軸屏包括本體和設置于本體內的分體、腔體,以及本體上的進氣孔。其中,進氣孔和腔體連通,腔體內設置有進風組件并連通導氣通道,導氣通道經過本體內的發熱部件且延伸至分體內,從而利用卷軸屏展開后的腔體,通過進風組件主動對卷軸屏的本體和分體進行散熱,增加手機自身的散熱能力。
五,華陸新材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材料項目一期投產
2月27日,中國化學華陸公司所屬中化學華陸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年產5萬方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材料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并產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絕熱氈產品,標志著中國化學打造高端化學品和先進材料供應商邁出重要步伐。
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材料一體化項目是中國化學華陸公司首個以技術驅動的實業項目,分三期建設。目前已投產的年產5萬方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材料項目,為已知的國內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氣凝膠生產裝置。
氣凝膠復合材料是一種新型的納米絕熱材料,是目前已知的導熱系數最低、密度最低的固體材料,具有超長的使用壽命、超強的隔熱性能、超高的耐火性能和優越的機械性能,被譽為“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熱力管網、建筑、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氣凝膠作為高效的絕熱節能材料,是國家基礎戰略性前沿新材料,對降低碳排放、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其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
六, 飛榮達產品新能源領域應用布局
新能源是飛榮達核心應用領域之一,具體包含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產品主要為鋁合金壓鑄件、導熱界面材料(TIM)、散熱器、液冷板、導電/密封硅橡膠、銅排/極片、鈑金機箱、精密注塑、輕量化材料(HP-RTM)、電感/磁性器件、車載無線充電模塊、充電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