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寫了一篇《回南天,話凝露》,簡單地介紹了凝露現象的成因,以及相關的各個概念。總體來說,空氣的溫度升高,若不吸收水分,其相對濕度(RH)是降低的,遠離露點溫度,凝露的風險降低。但在工程中,經常遇到產品工作起來以后,相對密閉的空間內出現局部凝露的問題,容易讓人費解。
若是一個絕對密閉的空間,從室溫開始啟動,密閉空間內空氣與外界隔絕,溫度的升高導致相對濕度降低,是不會凝露的。但是若空間并不是完全密閉的,局部溫度升高,導致空氣RH降低,空氣吸收水分的能力提高,如同干燥的海綿,從外界吸收水分,使得空間內的絕對濕度升高。另外此系統又不是完全開放的,空氣大體在此空間內循環,當接觸到相對低溫的壁面,若低于露點溫度,凝露就產生了。
總結一下,起機后才開始出現凝露的條件有:
1.相對密閉,而非絕對密閉的空間
2. 空間內溫度(熱源)分布嚴重不均勻。
因此,熱設計QQ群內(319322744)討論的車燈出現水霧的問題,應該是上述原因導致的,LED局部高溫,倒置殼體內部溫度嚴重不均勻,另外,殼體是個相對密閉的空間,也就是說,防水透氣膜可能失效,另外一種可能是,其他地方有縫隙。
更多熱設計技術話題,敬請關注熱設計公眾號。
標簽: 點擊: 評論: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