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電池包,或者可能一個整車里面,就它可能相應相對應的這個價值量區間大概是對應多少的這個價格? A: 從這個液冷版來講,就是它可能液冷技能,這里面的價格會偏高高一些。然后接下來就是一個直冷的,然后最后就是風冷跟自然冷卻。 2)價格的這個水平的話,比如像剛剛講到的這種液冷和水冷,它的一個就是單個電池包的話大概是多少錢呢? A:液冷的話單個取決于它的大小,基本來說應該是在 600 到 800 左右,然后直冷可能是略低一些,3-500,然后風冷和液冷不用水冷板。 3)是按照單個零件去做?還是面積去算計價? A:面積,依大小而異。 4)水冷板的市場空間?水冷的零件下游除了電池之外還有其他應用場景嗎?動力電池系統方面有沒有什么針對性? A:目前因為早期用液冷系統,主要車型為小型車(A或者A00),性能要求不高,隨著國補退坡,新能源市場結構傾向于乘用車,續航力場提升,對電池密度有更高要求,而且必須保持加速性能,所以液冷成了主要選擇,液冷技術占比大概市場55%左右。 5)未來的車型有沒有可能甚至大比例到100%切換到水冷的這種方式? Mini這種肯定是用風冷,風冷就可以滿足,沒必要用液冷,特斯拉這種就是用液冷。 6)水冷板的產業競爭格局怎么樣啊? 銀輪、納百川、縱貫線 占據7-8成,其余的可能2-3成,銀輪納百川縱貫線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技術方面都是比較平衡。 7)科創新源、飛龍達您清楚嗎? 這兩家新進入不久,了解相對較少 8)水冷板毛利率怎么樣? 目前維持在15-20%,后續為了降本可能會在15%左右。 9)寧德或者比亞迪的技術方向都往一體化和集成化發展,水冷板的價值量會發生些什么變化? 以前通過拼湊,冷板規格相對較小,現在由小變大,最早在PACK包里占據1%,現在上浮到2%。現在的話常規4-500塊,上浮1個點左右,價格會來到800塊左右,面積大了成本價格都會上浮。 10)水冷板的成本拆分? 一是口徑管制,分別是口徑管、集流管、連接管,口徑管和集流管占據大頭,大概占據30%,其余的一些管路+連接管 (20%)。第二種是沖壓板式,那么下一項是這個沖壓板式的沖壓板就是跟這個上冷板跟下冷板還有一個連接管,這里其中上板跟下板應該是各占 35% 左右。然后還有最后一款就是擠壓版,擠壓版就是就就是可以理解為這個輕材版,然后加外加一個連接管跟土蓋。那么擠壓版這里的占比,大概是在70%。 11)這3種類型的制造工藝有些什么難度? 三種類型里面這個沖壓板式的液冷板,它會相對來說它的這個功能復雜性會更高,因為它涉及到了一些比如說是沖壓還有一個焊接這個過程的話是相對比較一個苛刻的。 12)這種高難度的液冷板比其他的產品貴多少呢? 沖壓板式的比口徑管式的貴2-3倍。 13)這三種產品哪種在動力電池中應用最高? 目前來說是沖壓板,因為原先它就是一個從可技術規則,就是從可行管到這個擠壓板,再到這個小型的一個沖壓板。最后到現在一個大型的沖壓板,目前就是這個大型的沖壓版,是一個主流方向。 14)您預計放量的節奏是什么時候? 今年已經開始,大部分已經在應用這個沖壓板。 15)關于這個產品的目前來看咱們水冷的這個環節幾個產品。目前其實我們各家就像您剛講的前幾家,整個的這個可能從訂單份額,然后包括技術實力上來說,都是這種所謂的五五開這樣的一個狀態。我也想請教您這個它的一個產品這個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然后它有是不是就是哪些環節,可能是它的這種產業里面進入壁壘,或者是說如果我想在這個行業里面做到相對比較頭部的這樣的一些公司的話,我可能哪些的這個產品的核心要素或者是經營方面的一些核心要素是最關鍵的? 核心競爭力:1)質量 2)成本:就近原則 3)可靠性:產業布局,是自動化還是人工,液冷板用焊接工藝,參數的摸索也是個核心競爭力。 16)專利方向有什么壁壘嗎? 傳統的散熱器還有一些加熱器的這個應用的一個背景,焊接這里應該是不會產生一個專利的一個影響,可能是從一些某些工裝啊,還有一些自動化的一種設備啊,它可能會有一些專利的一個限制。單單從液冷板來說沒有太多的制約。 17)如果以國內廠商出貨量有多少?然后這個里面傳統跟新能源大概各占多少。然后第二個現在,以麒麟這個電池它為例的話,就是我們估計這個方案下,它的這個價值量相比原來有多少的增加?現在大概是多少的價值量。 目前來看銀輪可能一個月3w套,納百川跟寧德時代比較緊密,一個月6w套,縱貫線跟銀輪類似,差不多3w,飛榮達 1w左右,科創新源1W套左右。麒麟電池相比4680高出10%,只要在電芯之間加入了小型的水冷板,使得熱成長率降低,避免熱失控現象。電芯之間應用了這個液冷板,所以說等于液冷板的占比在電芯包內的占比又上升了一下,因為它應該是有幾十塊液冷板。所以說它的占比整個電池包的份額的價值是會上升的。 18)麒麟電池液冷板的價值量是多少? 一共200-300,加上底部的液冷板800-1000. 本質上還是底部最貴。 19)多大的電池會用這個液冷板? 大概是在這個兩米乘以 1 米 3 這樣的一個水平,就是它的一個你說就是整個整個電池系統兩米乘以 1 米 3 對它是在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水平。 20)比如說Kwh 大概用多少水冷板價值量?比如說100度電? 常規一輛車上用800塊錢。 21)麒麟電池用了水冷板,這個水循環怎么實現?那個水液態的水,它是封閉在那個電池里面,還是電池有一個接口,跟外部的水相聯通? 是相聯通的,因為大家也是要實現傳熱的一個功能。水冷板通過這個接口和電池外部的水流進行交換。電池內部的水進行循環,不需要跟電池外部的水進行交換。 22)麒麟和傳統三元比安全度提升,相比鐵鋰是不是安全性還差一點? 是的。 23)按照EC的倍率去充電放電,大概可以完成多少次循環壽命,可以保持在80%以上的電量? 2200-2300的樣子。比傳統三元好20%。 24)可以實現4C倍率充放電? 對可以實現高電壓的快充。 25)原來的電池是不是為了讓風冷起作用,兩塊電池之間也是有間隔? 對的,現在的集成可能可以用到6-8塊,以前風冷大概只能用4塊。原先可能用到一個電池包相對較小,現在液冷可能直接用到車的底盤,所以說面積可能是一個四倍的底層。同樣大的單體面積,風冷如果放10塊,水冷就能放15-20塊。 26)電池包底部的液冷板還有嗎? 目前猜想是底部+電池與電池之間。 27)各家在寧德里面的份額是多少? 銀輪、納百川、縱貫線各占3成。飛榮達小批量5000-1w的樣子。 28)銀輪給寧德共多少? 一個月3w套,企業的全部出貨可能是4-5w的樣子。 29)麒麟的液冷板和4680上的有啥差別嗎? 比較接近,寬一點點。 30)電芯之間的版和底板是分開供應?還是一起供應? 有可能會分開招標,可能同時拿到電芯之間和底部的液冷板。 31)麒麟電池包的成本和4680有什么區別嗎? 4680底部沒有液冷板,是圍繞圓柱電芯來排布,所以麒麟要更貴一點。 32)往后來看的話,往高鎳趨勢,液冷板有沒有可能被取代呢? 新的技術應該會從整個電池包考慮,集成化的方式來實現降本,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直冷寧德也在研究,所以2-3年內還是以液冷為主。 33)為什么電芯之間的比底板的價值量低? 大小和鋁材重量原因。 34)底板和電芯之間液冷板的加工毛利大概多少? 電芯是擠壓,底板是沖壓,底板在8500每噸,電芯之間的大概5k-7k的樣子。
標簽: 電源電力 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