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賽道火熱,廣州發展帶頭成立廣州儲能集團有限公司。
6月17日,廣州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發展,600098.SH)公告稱,擬與其控股股東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產投)及其余四家企業,以貨幣出資方式設立廣州儲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儲能集團)。
廣州儲能集團計劃在廣州市南沙區注冊,注冊資本達20億元,為地方國資和上市公司共同持股。經營范圍包括電化學儲能、儲能電池產業鏈相關產品制造、氫能“制儲加運”等。
其中,廣州發展和廣州產投分別認繳注冊資本6.8億元和7.2億元,持股比例分別為34%和36%。廣州發展受廣州產投委托,行使后者36%的股東表決權和董事提名權,實現對儲能集團經營管理的實際控制權以及合并財務報表。
其余出資方包括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38.SZ,下稱鵬輝能源)、 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002169.SZ,下稱智光電氣),分別持股15%、5%、5%、5%。
除鵬輝能源和智光電氣為民營企業外,其他四家企業均為廣州市屬國企。
其中,廣州發展的控股股東為廣州產投,實際控制人為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該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電力、 能源物流、燃氣、新能源及能源金融等。今年一季度,廣州發展實現營業收入100.69億元,同比增長20.55%;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58.17%。
廣州發展在公告顯示,成立儲能集團,是為了搶抓儲能產業大發展機遇,高效打造儲能產業集群等。
近年來,儲能行業發展迅速。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 數據顯示,2022年新型儲能新增規模7.3 GW/15.9 GWh,創歷史新高,功率規模同比增長200%,能量規模同比增長280%。
據財聯社此前統計,過去一年,國內有超60家相關企業獲得融資,且不少企業融資多輪、單輪融資金額過億。
廣東省對儲能賽道發力尤甚。今年3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顯示,2022年,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約1500億元,裝機規模達到71萬千瓦。
該指導意見提出目標稱,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到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
目前,廣州市已擁有鵬輝能源、智光電氣、有道汽車、南網科技等多家重點儲能企業。
鵬輝能源是最早跨界儲能的鋰電公司之一。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統計,鵬輝能源在2022年度儲能全球市場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五。
6月15日,該公司宣布與深圳電網智慧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的10兆瓦時級工商業液冷儲能項目,在珠海實現高壓側并網并正式投入運營。
5月,鵬輝能源公告擬在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投資共130億元,分三期建設年產36 GWh儲能電池。該公司衢州、常州、河南、柳州等基地的新儲能產線均在建,預計今年三季度投產,四季度貢獻部分產能。
作為一家電氣控制與自動化領域的企業,智光電氣也在入局儲能行業。6月16日,該公司宣布子公司廣州智光儲能研制的35kV級聯型高壓儲能系統,在國電投新疆吉木乃風電場儲能電站并網一次成功。
今年2月,智光電氣宣布,其位于廣州南沙區的1.5 GWh儲能系統集成產線項目(一期)已試產,位于廣州市黃埔區永和開發區儲能產線(二期)項目已于1月開工建設。
注:轉載內容僅供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