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注冊成立3個月,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出手36.1億元,計劃投建9大新型儲能創新實證基地。
截至目前,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計劃投建的廣東省內云浮、惠州惠陽、惠州博羅、清遠清新、肇慶四會、清遠連南、揭陽惠來、韶關樂昌、佛山順德9地廣東省新型儲能創新中心實證基地項目已完成備案,涉及總投資金額達36.1億元,儲能規模超700MW。9個基地分別攻堅新型鋰電池、鈉離子電池、超導磁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新型固態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單一及復合儲能技術方向。云浮基地在今年開工建設,其余基地將在明年開工建設。
廣東省新型儲能創新中心,于2023年4月由廣東省工信廳批準、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籌建、依托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采取“公司+聯盟”的模式運行。廣東省新型儲能創新中心其中一個“任務”就是建設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基地和規模化實證基地。
2023年4月13日,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注冊資本2億元、由7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包括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科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廣東)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東陽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股東出資比例
南網科技表示,牽頭建設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是瞄準大容量、高安全、長壽命、高效率的規模化儲能裝備和技術,計劃在電化學、機械、超導、儲熱、氫儲能“五大儲能本體技術”和全過程安全、能量精準管控、智慧調控“三個規模化支撐技術”開展攻關,建設開放共享重點實驗室+中試產線+檢測平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基地和規模化實證基地,聚力打造“研發-測試-中試-實證”為一體的產學研用創新特區。
6月5日,廣東發改委、廣東能源局聯合印發《廣東省促進新型儲能電站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新型儲能發展25條措施,促進廣東省新型儲能電站規模化有序發展,助力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省戰略性支柱產業,其中涉及廣東省新型儲能創新中心負責的發展措施包括:新型儲能技術創新示范、先進產品示范應用,其中提及的”加快推進產學研用協同示范基地和規模化實證基地建設”、“開展多種儲能技術聯合應用復合型儲能試點示范”等與廣東新型儲能國研院已完成備案的項目相匹配。
當前,廣東省正在發力新型儲能搶占產業風口,并持續釋放支持信號。2023年廣東新型儲能政策密集出臺,從新型儲能發展目標、產業藍圖、制造端發展措施、儲能電站發展措施、新能源配儲政策、電站規范管理、商業運營模式等方面持續支持、加碼新型儲能發展。
3月1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將廣東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型儲能產業創新高地,提出到2025年、2027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收分別達6000億元、1萬億元的發展目標;從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及裝備、產業規劃布局、應用落地模式、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擘畫了廣東省萬億新型儲能產業藍圖。
3月31日,廣東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產品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2條措施,從供給制造端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5月30日,廣東發改委、廣東能源局聯合印發《廣東省促進新型儲能電站發展若干措施》,提出新型儲能電站發展25條措施;6月7日,廣東能源局印發《關于新能源發電項目配置儲能有關事項的通知》,補齊了新能源配儲政策;7月4日,廣東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強新型儲能電站規范管理的通知》從新型儲能項目規劃與管理、備案與儲備、建設管理、并網運維、應急消防、監管六方面對儲能項目進一步規范;7月5日,南方監管局,廣東能源局印發關于征求《廣東省獨立儲能參與電量市場交易細則(建議稿)》提出建立健全獨立儲能參與電能量市場交易機制,構建獨立儲能價格市場形成機制,逐步完善廣東新型儲能商業運營模式,激勵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
廣東新型儲能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廣東省新型儲能創新中心的承接主體,瞄準大容量、高安全、長壽命、高效率的規模化儲能裝備和技術,以打造“研發-測試-中試-實證”為一體的產學研用創新主體為目標,相信將在廣東省新型產業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能源電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