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關電源之熱設計
一 引言
我們設計的DC-DC電源一般包含電容、電感、肖特基、電阻、芯片等元器件;電源產品的轉換效率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必定會有損耗,這些損耗會以溫升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電源系統會因熱設計不良而造成壽命加速衰減。所以熱設計是系統可靠性設計環節中尤為重要的一面。但是熱設計也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涉及到的因素太多,比如電路板的尺寸和是否有空氣流動。
我們在查看IC產品規格書時,經常會看到RJA、TJ、TSTG、TLEAD等名詞;首先RJA是指芯片熱阻,即每損耗1W時對應的芯片結點溫升,TJ是指芯片的結溫,TSTG是指芯片的存儲溫度范圍,TLEAD是指芯片的加工溫度。
二 術語解釋
首先了解一下與溫度有關的術語:TJ、TA、TC、TT。由“圖1”可以看出,TJ是指芯片內部的結點溫度,TA是指芯片所處的環境溫度,TC是指芯片背部焊盤或者是底部外殼溫度,TT是指芯片的表面溫度。
數據表中常見的表征熱性能的參數是熱阻RJA,RJA定義為芯片的結點到周圍環境的熱阻。其中TJ = TA +(RJA *PD)
圖1.簡化熱阻模型
對于芯片所產生的熱量,主要有兩條散熱路徑。第一條路徑是從芯片的結點到芯片頂部塑封體(RJT),通過對流/輻射(RTA)到周圍空氣;第二條路徑是從芯片的結點到背部焊盤(RJC),通過對流/輻射(RCA)傳導至PCB板表面和周圍空氣。
對于沒有散熱焊盤的芯片,RJC是指結點到塑封體頂部的熱阻;因為RJC代表從芯片內的結點到外界的最低熱阻路徑。
三 典型熱阻值
表1典型熱阻
從表1可以看出,熱阻與PCB板尺寸、空氣流動、PCB板厚度、過孔數量等參數都有關系。
四 設計實例
某直流降壓方案,輸出5V,電流1A,轉換效率η為90%,環境溫度TA為50℃。使用的電容額定溫度100℃,且跟芯片靠的很近,要求芯片TJ溫度控制在90℃。
首先系統的損耗
PD=VOUT*IOUT*(1/η-1)=5*1*(1/0.9-1)=0.56W
假定所有損耗都算在芯片上,可以計算出:
熱阻RJA≤(90℃-50℃)/0.56≤71.4℃/W
Part.1 PCB板尺寸
選用芯片的熱阻要低于71.4℃/W,選用SOP8-EP芯片,其RJA為60℃/W,仍需要設計一個PCB板或散熱片來把熱量從塑封體傳到周圍空氣。在只有自然對流(即沒有空氣流動)及沒有散熱片的情況下,一個兩面都覆銅的電路板上,根據經驗法則需要的電路板面積可用如下方程估算得到:
Part.2 散熱孔
散熱孔對應的熱阻方程
通過以上公式可知,增加散熱孔的數量可以有效降低過孔的熱阻。
Part.3 銅箔厚度
銅箔對應的熱阻方程:
其中λCu=4W/cm℃,長度和寬度單位都是厘米,可以通過增加銅箔厚度來降低熱阻。
Part.4 散熱片
散熱片可以有效的降低芯片的溫度,但是散熱片的位置也很重要。對于貼片元器件,散熱片可以直接放置在芯片塑封體頂部,如 “圖2”所示,但是由于芯片塑封體的熱阻較大,且散熱片與其接觸不良,會降低散熱片的性能。也可以將散熱片與芯片背部的過孔相連,提高散熱片的性能。
圖2.散熱片的擺放位置
Part.5 風冷
在產品空間范圍比較大,且不是密封的環境內,可以通過小功率的風扇產生氣流,這樣可以顯著降低系統整體的熱阻。
Part.6 灌膠
對于要求防水、防塵、防震動的產品,可以通過在密封的模具中灌入導熱硅脂,使電源系統元器件通過導熱硅脂將熱量傳遞到外殼,進而將熱量散出去。
本文來源:上海芯龍半導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標簽: 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