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依靠這些對策解決問題,那也罷了。但是,如果在產品設計的階段,其思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無論如何都無法冷卻,那么,很可能會出現不得不重新進行設計的最糟糕的局面。
而這種局面,如果能在最初簡單地估算一下,便可避免發生。這就是“熱設計”。正如“設計”本身的含義,是根據產品性能參數來構想應采用何種構造,然后制定方案。也可稱之為估計“大致熱量”的作業。
雖說如此,但這其實并非什么高深的話題。如果讀一下這篇連載,學習幾個“基礎知識”,制作簡單的數據表格,便可制作出能適用于各種情況的計算書,甚至無需專業的理科知識。
第1章從“什么是熱”這一話題開始介紹。大家可能會想“那接下來呢”?不過現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熱的單位是什么?
如果你的回答是“℃”,那么希望你能讀一下本文。
熱是能量的形態之一。與動能、電能及位能等一樣,也存在熱能。熱能的單位用“J”(焦耳)表示。1J能量能在1N力的作用下使物體移動1m,使1g的水溫度升高0.24℃。
設備會持續發熱。像這樣,熱量連續不斷流動時,估計用“每秒的熱能量”來表示會更容易理解。單位為“J/s”。J/s也可用“W”(瓦特)表示。
不只是熱量,所有能量都不會突然生成,也不會突然消失。它們不是傳遞到其他物質就是轉換為其他形態的能量。
比如,100J的能量可在100N力的作用下將物體移動1m。使該“物體移動”后,能量并不是消失了。比如,使用能量向上提升物體時,能量會以位能的形態保存在物體中。使用能量使物體加速運動時,則以動能的形態保存在物體中。
100J的能量可使100g水的溫度升高約0.24℃。這并不是通過升高水的溫度消耗了100J的能量。而是在水中作為熱能保存了起來。
如上所述,能量無論在何處都一定會以某種形態保存起來。能量既不會憑空消失,也絕不會憑空產生。這就是最重要“能量守恒定律”。
現在大家已經知道熱是一種能量,其單位用J表示了吧!能量會流動,如果表示每秒的能量,單位則為W。
那么讓我們回到最初提出的那個問題。℃是溫度單位。溫度是指像能量密度一樣的物理量。它只不過是根據能量的多少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即使能量相同,如果集中在一個狹窄的空間內,溫度就會升高,而大范圍分散時,溫度就會降低。
PS3等電器產品也完全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從電源插頭流入的電能會在產品內部轉換為熱能,然后只會向周圍的物體及空氣傳遞。
接通電源后一段時間內,多半轉換的熱能會被用于提高裝置自身的溫度,而排出的能量僅為少數。之后,裝置溫度升高一定程度時,輸入的能量與排除的能量必定一致。否則溫度便會無止境上升。
很多人會認為,“熱設計是指設計一種可避免發熱并能使其從世界上消失的機構”。
就像前面指出的那樣,說是“發熱”,但并非憑空突然產生熱能。說是“冷卻”,但也并不是熱能完全消失。
如圖所示,熱設計是指設計一種“將○○W的能量完全向外部轉移的機構”,其結果是可達到“○○℃以下”。大家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下面看一下熱傳遞的方式。
熱能傳遞只有3種方式。分別為“傳導”、“對流”及“熱輻射”。請注意,傳導與對流表面文字相似,但絕不相同!
傳導是指在物體(固體)中傳播的熱能的傳遞。鋁和鐵的導熱性都很出色。這就是傳導。
如果用數值表示導熱性,樹脂為0.2~0.3,鐵為49,鋁為228,銅為386。這些都是指該物質的導熱率,單位為“W/(m·℃)”。越容易導熱的物質,該數值越大。
如果用一句話來表述導熱率的含義,即“有一種長1m、斷面積為1m2的材料,其兩端的溫度差為1℃時,會流動多少W”。如果將其單位“W/(m·℃)”寫成
大家是不是立刻就明白了呢?
對流是指熱能通過與物體表面接觸的流體,從物體表面向外傳遞的方式。請大家聯想一下吃熱拉面時的情景。用嘴吹一下,拉面就會變涼。那就是利用熱對流使熱從拉面表面向吹出的空氣傳遞的結果。
這也可用數值表示。比如,流體為水,散熱面水平放置時,自然對流就為(2.3~5.8)×100,受迫對流就為(1.2~5.8)×1000,水沸騰時就為(1.2~2.3)×10000。這就是各種情況下的傳熱系數,單位為“W/(m2·℃)”。
這個單位很容易理解。由于是“W/(面積·溫度差)”,因此它的意思就是“面積為1平方米的面與周圍流體的溫度差為1℃時,會從該面傳遞多少W熱量”。
該傳熱系數受散熱面設置狀況的影響較大。根據流體的種類、流速及流動方向等,數值會發生變化。因此,計算傳熱系數的公式會根據不同的情況發生改變。
比如,有一個溫度均勻的平板,如果在與其平行的方向受迫流動空氣時(受迫對流),可用左圖的公式求出傳熱系數。從該公式可知以下兩點。
1、傳熱系數與流速的平方根成比例 。比如: 流速提高至2倍,傳熱系數也只提高至1.4倍
2、如果冷卻面積相同,流動的距離越長,傳熱系數越低。比如:在冷卻面上流動的空氣吸熱后,會在溫度上升的同時繼續流動,因此冷卻能力會越來越弱
總之,冷卻熱的物體時,與使用強風使其冷卻的方法相比,橫向擴大散熱面,使整體通風的方法更有效。
下面介紹一下自然對流的情況。空氣自然對流時的傳熱系數用下圖的公式求解。
這里出現兩個新詞,分別為“姿勢系數”和“代表長度”。這些是根據面的形狀及設置方向定義的。右圖分別顯示了垂直和水平設置平板時的情況,其他面形狀及設置方向也各有姿勢系數及代表長度。
輻射是指經由紅外線、光及電磁波等從物體表面傳遞的方式。被電爐發出的紅外線照射后,會感到溫暖。這就是熱輻射。太陽的熱量穿過真空宇宙到達地球,這也屬于輻射。
輻射中熱量是否易于吸收和放出取決于表面的溫度及顏色等。就顏色大體而言,黑色容易吸放,而白色較難。
如果用數值來表示,其數值范圍為0~1。理論上來講,全黑物質為1,鋁為0.05~0.5,鐵為0.6~0.9,黑色樹脂為0.8~0.9。這就是熱輻射率(沒有單位)。
此處公開的公式是一個近似式,用于計算設置在空氣中的物體向周圍的空氣進行輻射時傳遞的熱量。物體和空氣的溫度差并不是很大時,可利用該公式準確計算出結果。
熱傳遞只有前面提到的3種方式。利用這些公式可計算出“從表面溫度為○○℃的方形箱體表面會向空氣中釋放多少W的熱量”。
至此,總結了“熱設計的3條基礎知識”。不論是感覺“公式很難”的人,還是“早就知道”的人,只要了解這3條就足夠了。
總而言之,其根本是要“遵守原理原則”。不違背原理原則,一點一點仔細設計非常重要。就像中學和大學教科書中記載的那樣,基礎中的基礎最為重要。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
1.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2.本文意圖是為了向大家解說SONYPS3散熱設計過程,但其中大篇幅介紹了熱處理基礎與各種散熱處理方法及其收益,并輔以少量公式計算,同時還向讀者展示了散熱設計的實例(既包括整體散熱設計也包括了部件散熱設計)。比較適合熱設計初學者學習。
感謝閱讀
報名培訓,參與/贊助技術交流會,加入會員,申請加入熱設計平臺顧問團、加入QQ群、微信群以及其它各類熱管理行業相關合作事宜,請掃碼添加熱設計網客服微信。
標簽: 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