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熱
1.1 傅里葉定律
[Joule/s = Watt] 熱流,熱功耗
[K or ℃] 溫差
k, ? [W/(m*K)] 熱導率
首先進行一個小的導熱實驗:右手點燃一根火柴,左手將一個釘子的一端放在火柴火焰上方。在很短的時間之后,你會感到釘子太燙而不得不放手。在火柴和釘子接觸的地方溫度是一樣的,并且火柴和釘子的截面大小也相同。所不同的僅僅是兩者的材料。你之所以能夠抓住火柴是因為木材的熱導率比較低,或者說在火柴火焰(大約100℃以上)和手指(大約37℃)之間的溫度梯度比較大。右手之所以感覺很燙的主要原因是鋼鐵的熱導率比較高,也就是說在火焰和手指(大約70℃)之間的溫度梯度比較小。
圖1.1小的導熱實驗
通過傅里葉定律對導熱過程進行數學描述。
在最簡單的一維形式中:由位置1處通過截面 [㎡]到位置2處的熱流 [Joule/s = Watt]與兩端的溫差 [K 或℃]成正比,與導熱長度 [m]成反比。
傅里葉定律:
注意:熱量并非總是沿著一個方向傳遞。只要出現熱擴散現象,就不能采用上述公式。除此之外,當位置1和位置2之間存在熱源時也不能采用此公式。因為在那些情況中溫度曲線是二次方的,并且熱阻的定義不再有效。
上述公式可以整理成:
如果我們知道了熱流 ,導熱材料以及其幾何尺寸,那么就可以知道位置1和位置2之間的溫差。采用與歐姆定律相類似的提法,我們將公式中的系數稱為熱阻 ,同時將溫差比作電勢差,而將熱流比作電流,可以得到:
有關于熱阻的內容會在以后的章節中進行更為詳細的討論。
Flotherm資料下載: 使用Flotherm進行電子散熱仿真過程中涉及的物理學原理.pdf
標簽: 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