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解決不好不只是溫度高低的問題,還會引發諸如材料老化、器件功能失常、降頻、手機可靠性降低、元器件損壞等一系列問題。各大廠商都在發力自家手機散熱系統設計,優化手機性能和用戶使用體驗。為了更大程度提升導熱性能,紅魔5G在中框與主板、主板與南北通透的風道之間,都采用了高性能導熱凝膠

液冷散熱也不能少,紅魔5G的液冷管位于內支撐上半部分,壓在石墨片下,當手機溫度升高時,散熱銅管內的水蒸氣會順著“真空帶”將熱量帶走,而當水蒸氣降溫液化后,又順著壁面毛細結構開始循環回流,使CPU始終保持合適的溫度,讓手機性能時刻保持滿血狀態。

此外,真正完整先進的散熱技術,應該由高效的導熱+散熱組成。紅魔5G采用ICE3.0 雙重多維散熱系統,整體散熱系統由高效能離心風扇+L型液冷管+高導熱材料(導熱凝膠、石墨烯、銅箔)+全新優化散熱技術組成,以主動風冷(內置風扇)+液冷,真風扇散熱技術為流暢的電競游戲體驗保駕護航聯想拯救者Pro采用雙液冷管+銅板+散熱硅脂+石墨片的方式進行散熱與常見的安卓手機三段式設計不同,聯想拯救者Pro在結構上采用五段式設計,從上到下分別為聽筒、電池、主板、電池、揚聲器和副板。將主板放在中間位置的好處是游戲時雙手握持位置可以正好避開手機發燙位置。整機采用雙液冷管+銅板+散熱硅脂+石墨片的方式進行散熱。
液冷管和銅片覆蓋在拯救者電競手機Pro的內支撐石墨片下方起散熱作用,面積較大

今年8月,三星以線上方式舉行Galaxy Unpacked活動,Galaxy Note 20系列與去年Note10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主板的散熱規格和后蓋材質,Note20主板通過主板下面的幾層石墨片散熱,并且采用塑料后蓋。Note10、Note9等均采用導熱銅管散熱和采用玻璃后蓋。

不過,三星早在Galaxy S5時就采用過這類材質。聚碳酸酯材質具有高強度、耐沖擊、耐溫范圍廣、自由染色、不會掉漆、信號表現好等優點,與之相對的便是導熱性差和廉價感。
華為暢享Z 系列是今年推出的新系列,內部采用常見的三段式設計,貼有一張防水標簽,揚聲器模塊和副板蓋是分離設計,電池使用的塑料膠紙進行固定,并沒有易拉膠方便拆解,散熱是常規的導熱硅脂加銅箔散熱,內部內支撐上面貼有石墨片散熱。

華為暢享Z 5G揚聲器模塊內側有上面壓力平衡膜,內支撐對應揚聲器模塊位置貼有絕緣膠帶。主板蓋里面貼有大面積的石墨片,后攝像頭閃光燈使用透明雙面膠黏貼在主板上面。

在振動器和聽筒上都貼有黑色泡棉,光線距離傳感器板四周也貼有黑色雙面膠。屏幕與內支撐之間完全通過膠條來進行固定,通過對屏幕加熱軟化膠體,分離屏幕與內支撐。屏幕軟板上貼有石墨,兩側器件位置貼有絕緣膠帶。內支撐上也貼有石墨貼和泡棉用于散熱。vivo:碳纖VC液冷散熱,全方位開啟“制冷模式”2 月25日,vivo新品線上發布會推出iQOO 3 5G手機,iQOO 3 5G在散熱方面,采用了碳纖VC液冷散熱,以“超導碳纖維”和“液冷均熱板“為主體,正面配合“高導鋁合金中框“與“雙層石墨散熱片“,背面配合“鎂合金支架“與“超大雙層石墨片“,形成全方位立體散熱系統。

這樣的散熱系統下,iQOO 3 5G的處理器溫度最高下降了12℃,手機表面溫度最高下降3.5℃。
同時vivo的另一款5G手機Z6,采用了 85mm 超長液冷散熱熱管,總面積超過10000mm2的多層石墨散熱片,配合高導熱銅箔、超級導熱凝膠及 CoolingTurbo 智能熱管理,讓手機核心區域溫度下降10℃。

紅魔3s——一款內置了風扇的智能手機,采用號稱地表最強的ICE2.1 雙重多維散熱系統,全新設計的進風口,內置IP55級防塵防水高效能離心風扇,配合液冷管+高導熱銅箔+多層石墨烯+金屬機身,可有效覆蓋全部發熱部件。官方給出的散熱數據有:散熱面積32000mm2,換熱系數提升500%,CPU核心溫度降低16°C,離心風扇可每秒置換出機身同體積的空氣,風扇壽命3萬小時。
在2月24日, 華為終端和戰略布局線上發布會上,華為正式發布Mate Xs折疊屏手機,由于原生基帶的集成,麒麟990 5G SoC的功耗和發熱大幅降低。HUAWEI Mate Xs的折疊屏幕之下,搭載了一層完整的柔性石墨散熱材料,橫跨手機的折疊軸線分布。這層散熱材料采用飛魚鰭仿生設計,可以完美適配手機進行折疊,將手機的熱量跨屏傳導,實現均衡散熱。
Mate20 X(5G)/Mate 30 Pro 5G首次采用由均熱板液冷技術和石墨烯膜組成的HUAWEISuperCool 散熱系統,改善傳熱通路,輔以AI熱管理感知機身溫度,讓處理器的性能發揮更加穩定,雙重散熱可以保證長時間運行機身不發熱,散熱效率顯著提升。
HUAWEI Mate RS 保時捷的散熱系統中使用了航天領域的微膠囊相變技術理念。
通俗講,將厚度很薄的相變散熱材料包裹在發熱集中的PCB電路板周圍,在發熱時會將熱量吸附進去,達到控制熱度的效果,待機體溫度冷卻后再逐漸排出熱量。

采用D8熱管和D2熱管進行雙熱管液冷散熱,其中D8熱管是管徑8mm的超薄熱管,是目前業界管徑最粗的熱管,覆蓋熱源面積可以直接提升近60%,長時間暢玩游戲不再怕降頻問題。
小米10系列的官方“拆機”數據顯示,手機采用了3000mm2超大VC,內嵌石墨烯及6層石墨結構,搭配大量銅箔及導熱凝膠,組成立體高效的全方位散熱系統。同時矩陣式溫度傳感器和AI機器學習溫控策略讓手機溫度控制更加精確、細膩和合理。
OPPO Reno3 Pro采用立體液冷散熱系統,能迅速擴散手機高速運轉時產生的熱量。VC液冷散熱銅板面積1445.82.mm2,散熱能力提升6%;屏幕背面覆蓋了銅箔+雙層石墨片,在中框和后蓋上還分別加入了3層石墨片。
三星Galaxy Note9的散熱系統,官方稱為水碳冷卻系統(Water Carbon Cooling System)。整個冷卻系統分層工作,通過結合一個更寬的散熱銅管和在兩個熱界面之間添加一銅箔,來傳遞更多的熱量;在處理器的上面,銅箔下面設有一層碳纖維,實現了更高效的散熱。Note9散熱熱管的接觸體積達到了350mm3,接近S9的4倍,吸熱能力較Note8有著3倍的提升,導熱性更是提升了3.5倍。
iPhone11目前主要的散熱方式,是利用石墨片(主板表面、芯片、屏幕和線圈等位置)加上其所開發的固件(一種嵌入在硬件中的軟件)方式解熱,未采用其他均熱片。在用手機來玩游戲等讓處理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明顯感受到攝像頭下方附近和開機鍵附近,溫度有明顯提升的現象。
黑鯊手機(Black Shark 2 Pro)采用塔式全域液冷3.0方案,既液冷板+液冷管的分區散熱方案,使用金屬熔接技術,實現發熱部件與液冷系統的直觸散熱,液冷技術使CPU核心溫度可降低14度。整個散熱系統包含了TP散熱模塊、高效導熱銅板、大尺寸液冷板、散熱金屬中框、獨立液冷管和納米復合多層石墨等。
而騰訊黑鯊游戲手機3 采用的“三明治”液冷散熱系統,是將手機上下兩根熱管兩面直觸主板熱源,在提升散熱面積的同時,提升散熱能力提升。而在5G手機關鍵的CPU模組、5G模組以及充電芯片組等常規熱源區域,騰訊黑鯊游戲手機3采用了隔離的散熱分布設計,使得熱源均勻分布,相比其他手機的疊板設計,散熱效果更佳。
OnePlus7 Pro采用銅管液冷、導熱凝膠、10層石墨片三維一體高效散熱,有效減少手機發熱,讓游戲體驗更出色更盡興。
從各家手機廠商的散熱方案來看,大家對外宣傳名稱可謂花樣百出,但實際內容卻是大同小異。
在筆記本電腦領域已經成熟運用的散熱方案正在被轉移到手機散熱設計中。
熱管、均熱板、石墨/石墨烯/碳纖維等方案的組合運用越來越多的被廣泛采用,甚至有的游戲手機內置風扇來進行散熱。不論何種散熱方案,獲得高效散熱,為用戶帶來更流暢的游戲體驗和手機使用體驗是手機廠商未來努力追求的目標之一。提升處理器性能和優化改進散熱方式將成為手機未來發展的基石,也希望有更優異的散熱材料體系和熱設計方案的出現,為手機的流暢高效運行保駕護航。
標簽:
點擊: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