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LED 技術的不斷發展,LED 照明產品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傳統照明光源相比,LED 照明光源是固體冷光燈,具備使用壽命長、光效度高、無輻射、耗電量較少、抗沖擊和耐震特性好、安全性較高等優點。在全世界普遍倡導綠色照明的今天,LED 作為新興綠色照明光源得到了廣泛青睞。但是,LED 照明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溫度過高的情況,尤其是一些大功率 LED 照明產品的發熱問題嚴重。LED 屬于高溫敏感元件,如果其發熱量很大、溫度過高,會直接影響LED 的光照效果、光色溫度等,甚至會對 LED 照明產品的正常使用產生嚴重影響。對此,研究人員必須加強對 LED 照明產品散熱問題的研究。
散熱能力是 LED 照明產品必須具備的重要性能,在實際生活中,LED 照明產品往往用于不同的環境,這也對 LED 照明產品的使用效率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為了加強 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能力,需要研究高溫對 LED 照明產品性能的影響。
從 LED 的工作特性考慮,如果工作溫度高于 LED的所能承載的最高溫度,將會使 LED 的發光效能迅速下降,并形成強烈的光衰,從而導致 LED 的損壞。LED 多以透明的聚砜 / 環氧樹脂封裝,如果熱解溫度高于固相含量的轉變溫度(一般為 15 ℃),密封材質會向膠態轉化,并且熱膨脹系數會驟升,進而造成LED 的開路與損壞。
各個品牌的 LED 的光衰特性不同,LED 生產商一般會提供標準的光衰曲線[3],作為選擇 LED 產品時的依據。LED 的壽命與它的光衰密切相關,使用時間越久,LED 的光照度會越低,直至最后熄滅。一般,將 LED的光通量衰減 30% 的時間定義為 LED 的壽命。高溫會造成 LED 光衰,縮短 LED 的壽命。
LED 構成材料的某些參數會隨著環境溫度而變化,進而引起 LED 器件參數的改變,直接影響 LED 的光輸出。通常情況下,光通量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減小的過程是可逆的。在環境溫度返回初始溫度時,光通量會有一次恢復性的增加。這是因為當溫度回升至初態時,LED 元件的內部參數不再變化,LED 的光輸出可以恢復至初態值。LED 的光通量有冷流明和熱流明之分,分別表示在室溫和某一環境溫度下時 LED 的光輸出。
LED 照明產品普遍存在散熱問題。與之相比,雖然白熾燈和熒光燈的電能損失都很大,但這些燈具都可以通過紫外線直接照射,光源的發熱很少。在 LED照明產品消耗的能源中,除了轉化為可視光源的部分,其他能源都轉換成了熱量。
此外,LED 封裝的體積較小,難以通過對流和輻照散熱,因此積累了大量的熱量。
LED 照明產品由許多零部件組成,各種零部件的材料不同,熱脹冷縮的幅度也不相同。在熱膨脹時,零部件材料會發生彎曲和龜裂,從而導致產品散熱不良,嚴重降低 LED 產品的使用效率。
如果導體元器件的工作溫度升高,電源的阻抗會減小,很容易進入“溫度上升—阻抗降低—電壓升高—熱增強—溫度上升”的惡性循環,甚至出現燒斷的現象。
一般來說,LED 照明產品所用的金屬材質都易于氧化,且溫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高溫氧化會縮短LED 照明產品的壽命。
針對風向對 LED 照明產品散熱的影響,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一般來說,在實景模擬環境中,風向有水平向右、豎直向上和豎直向下三種,而風速最大不會超過 1.50 m/s。在實驗過程中,需要保證不同組使用的 LED 照明產品完全一致,除了風向不同,其他的所有變量必須保持不變。在實驗時,要注意測量 LED 照明產品的溫度,計算不同風向下 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速度。通過實驗發現,在 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過程中,受豎直方向風的影響較大。這主要是因為豎直向下的風向與自然的空氣對流方向相反,使 LED 照明產品的最高溫度發生變化。
為了了解風速對 LED 照明產品散熱性能的影響,研究人員也進行了實驗。在實驗中,需要保證外部環境一致,然后逐漸增大風速。在風向豎直向下并且風速較小時,LED 照明產品的最高溫度較高;隨著風速的增長,LED 照明產品的溫度會逐漸下降。
設計 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架構時,結構層數越少、層的厚度越薄、層的體積越大、材質的導熱系數越大,散熱性越好。此外,燈具的外形需要選擇長方塊或環形。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設計必須遵循以被動式散熱片為主、主動式散熱片為輔的設計原則,并盡量減少或不用主動散熱方式。
在封裝 LED 時,不會直接連接散熱片或設置電風扇,而且 LED 的電源電路板會產生大量熱能,這使LED 照明產品的冷卻散熱成為十分棘手的問題。對此,需要合理選用散熱片。散熱片能夠擴大 LED 照明產品表面和室內空氣的相互接觸面,從而提高 LED 照明產品的冷卻散熱效能。
通常,將散熱片的外部表面加工做成鰭片。鰭片的種類很多,鰭片的數量、位置、規格、傾斜角度和厚薄等都必須根據需求認真選擇。除了普通的直線形狀,鰭片還有波浪形、螺旋狀、長橢圓形和錐臺狀等形態,各種形態的制造目的都是方便室內空氣對流、雨水沖洗等,以獲得最佳的散熱功效。
生產企業主要采用燒結和溝槽兩種生產方法生產散熱片,相同規格的燒結熱管與溝槽熱管的性能相同。其中,在燒結熱管時,會使用大量銅粉作填為充物,導致熱管的毛細管徑很小、浸透功率較小,燒結熱管的寬度增加時,熱管的導熱功效會減弱。因此,需要選用恰當的鰭片和熱管配合使用。例如,作為非常典型的 LED 照明裝置,在 LED 路燈的使用過程中會采用熱管加鰭片、均溫板發熱管加鰭片等散熱方式,以提高路燈的散熱效率。
在散熱片的材質中,銅的導熱性能比鋁好,但是銅的散熱速度慢于鋁,因此,可以結合銅、鋁的優勢,使用全新的銅鋁復合散熱片。在銅鋁復合散熱片中,銅能夠迅速地將 LED 產生的高熱量帶給鋁,然后由鋁合金鰭片將高熱量散發出去,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散熱片管是散熱片的重要部件,其受熱端剛開始受熱時,管壁附近的水會瞬間汽化,形成大量水蒸氣,使這部分的壓強增加。水蒸氣會在水壓的帶動下向冷卻端活動,當蒸氣流到達冷卻末端后凝結為液態,同時釋放大量熱能,再通過毛細力到達蒸騰受熱端,完成一個循環。
對于一些耗能大、對散熱片要求較高的 LED 照明產品,可以選擇金屬熱管作為散熱片管。LED 照明產品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熱量在 LED 照明產品內部傳輸時,會通過熱沉部位直接傳給金屬熱管。因為金屬熱管進行了加溫,所以在熱量傳輸的過程中不會損失熱量。在熱管冷凝段內部可以產生熱能,這些熱能可以輸送到熱管內部,并通過熱傳導效應,逐步傳遞到金屬材料分散片。通過分散片和周邊冷卻空氣的自然熱力傳播過程,熱能可以從金屬材料分散片上被分散出去。
在實際的散熱器設計中,一般采用外置式散熱器與燈殼相結合、內置式散熱器與溫控風扇相結合的設計方式。LED 器件產生的熱量可以經密封的引線向集成電路板移動,而后經由散熱片散發出去;電源電路板產生的熱能可以經集成電路板周邊的空氣和充填物料,直接透過散熱片向外界分散。為了消除傳熱途徑中影響傳熱效率的因素,可以在傳熱途徑中采用導熱性能更好的材質、增加路徑的斷面體積,或者涂上導熱潤滑劑,使產品的銜接部位不留縫隙。如果冷卻散熱片不能向外散熱,在 LED 器件內部會積聚大量熱量。對此,需要采取措施優化冷卻散熱片的表層結構,典型的辦法就是在表層多設置一些散熱片,增加散熱器的散熱面積。
LED 產生的內部熱量可以通過黏結層傳輸給金屬電路板,再從電路板經過黏結層傳輸給散熱片,輻射到周圍環境。密封工藝、鍵合材料、基板材質都是LED 散熱設計的重點。LED 產生的熱能需要經由連接層傳遞至 Si 襯底,再經過 Si 襯底和黏結材質傳遞至金屬支架底座上,該架構需要擁有良好的電工性質和熱學特性。
要想提高 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能力,就必須選擇合適的鍵合材料,做好 LED 照明產品的基礎設計。一般來說,LED 照明產品會使用粘連材料,粘連材料會受外界溫度及濕度的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也對粘連材料進行了改進。在設計 LED 照明產品時,可以根據照明產品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鍵合材料,提高鍵合材料的導熱性和導電性,簡化其內部結構,提高 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想解決 LED 照明產品的散熱問題,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金屬熱管等建設材料。使用者在使用 LED 照明產品時,不僅要注重產品的散熱性能,還要注意環境因素對 LED 照明產品散熱的影響。
本文來源:光源與照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不適請聯系我們,謝謝。
標簽: LED 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