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使用的快速增長,高性能半導體消耗的能源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減少能源使用,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與英特爾合作,開發珊瑚形狀的散熱器,以徹底改變基于浸沒的芯片冷卻技術。
這種普渡大學設計的散熱器旨在最大化冷卻浸沒在液體中的高性能AI芯片。其形狀是通過拓撲優化設計的,類似于珊瑚礁。“我們的研究表明,沸騰是一種有效且高效的冷卻方式,尤其適用于用于AI應用的高功率芯片,”普渡大學機械工程教授、冷卻技術研究中心(CTRC)主任Justin A. Weibel表示。“現在,我們正在與英特爾合作,推動一項巨大的進步,設計出一種專門針對雙相浸沒冷卻的拓撲優化3D散熱器。”這項為期三年、金額為171萬美元的資助(由普渡大學與英特爾合作)來自美國能源部的ARPA-E(先進研究項目局-能源)。在雙相浸沒冷卻中,半導體本身浸沒在一種絕緣液體中。芯片的熱量使液體沸騰,氣泡帶走熱量。而關鍵技術則體現在與芯片連接的散熱器上。“這里的突破是使用拓撲優化來設計浸沒冷卻的散熱器,”Weibel說道。“如果我們將一個標準的散熱器連接到高功率浸沒冷卻的芯片上,氣泡甚至不會在大多數表面上形成。我們必須通過一種新的設計過程,根據沸騰過程的模型來塑造表面。”

在拓撲優化中,計算機模擬會迭代生成設計的數千個版本,每次略微改變設計,比較哪個版本的效果更好。經過這一過程,最終的“理想”形狀與珊瑚相似。“如果你從自然界看,這是很富有詩意的,”Weibel說。“珊瑚生活在水下,它們的形狀有其原因。所以,當我們讓算法設計一個浸沒在液體中的散熱器時,最終的形狀仿佛是模仿了自然界的生物。”設計的另一個元素是沸騰增強涂層,將應用于散熱器上,由該項目的另一合作伙伴Advanced Cooling Technologies制造。這種細顆粒涂層旨在在散熱器表面創造更多微小的成核點,從而促使更多氣泡形成。“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優點是,我們可以設計出緊湊的散熱器,將多個散熱器緊密放置,”Weibel說。“將多個散熱器排成一排,就像數據中心中的真正芯片一樣,這種‘珊瑚礁’形狀的銅散熱器可以完全被動地冷卻這些高性能芯片,從而最大化系統的整體能效。”英特爾的代表最近參觀了普渡大學的Birck納米技術中心,以及Rosen先進計算中心。“他們被我們這里的研究成果震撼了,”Weibel表示。“我的學生們已經創建了一個測試平臺,將他們的芯片與我們的散熱器結合起來。這是一次非常積極的訪問,大家都期待進行實驗并查看結果。”該項目是ARPA-E COOLERCHIPS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創建更高效的數據中心。這是普渡大學研究人員參與的多個COOLERCHIPS項目之一,同時也符合普渡大學的Purdue Computes計劃,這一計劃強調計算、數據科學、半導體以及人工智能的物理實現。“我們的總體目標是減少數據中心的能源消耗,”Weibel說。“如果我們僅通過散熱器的物理形狀做到這一點,就能避免使用大型泵、風扇和其他組件。如果將這種技術推廣到多個數據中心,節省的能源和運營成本將是巨大的。”

標簽:
導熱散熱 散熱器 點擊:
版權聲明:除非特別標注,否則均為本站原創文章,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