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機產品調試的一般流程
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1、技術文件的準備
電路原理圖、電路元器件布置圖、技術說明書(要包含各測試點的參考電位值,相應的波形圖及其他主要數據)、和調試工藝等。
2、測試設備和測量儀表的準備
穩壓電源、萬用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邏輯分析儀、失真度儀、掃描儀等。儀表測試精度應符合技術文件規定的要求,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會熟悉使用測試設備和測量儀器儀表。
3、工具的準備
電烙鐵、尖嘴鉗、剪刀、鑷子、起子等。
4、器件的準備
調試過程中難免發現某些參數不合適的元器件,需要更換個別的元器件。
5、調試的安全措施
1、儀器、設備的金屬外殼都應接地;
2、不允許帶電操作。如有必要和帶電部分接觸,必須使用帶有絕緣保護的工具進行操作;
整機產品調試的工藝流程
整機產品調試是指對已定型投入正規生產的整機產品的調試。這種調試應完全按照產品生產流水線的工藝過程進行,調試檢測出的不合格品,交其他工序處理。
整機調試一般流程如下:外觀檢查及結構調試-----上電調試-----整機統調及技術指標測試-----整機老化-----整機技術指標復測------例行試驗
外觀檢查及結構調試
外觀檢查是用目視法,檢查電路板各元件的安裝是否正確,焊點有無漏焊,虛焊和橋接。多股線有無斷股或散開現象,元器件裸線是否相碰,機內是否有錫珠,線頭等異物。
檢查電路板及連接線的安裝是否到位,牢固和可靠。
目視外殼表面,應完好無損,不應有劃痕,印刷的圖案,字跡應清晰完整,標牌及指示板應粘貼到位,牢固。
上電調試
對電子電路有關參數及工作狀態進行測量,被測電路通電之后不要急于測量數據和觀察結果。首先要觀察有無異?,F象,包括有無冒煙,是否聞到異常氣味,手摸元器件是否發燙,電源是否有短路現象等。
1、靜態調試
指在沒有外加信號的條件下所進行的直流測試和調整過程。
通過靜態測試模擬電路的靜態工作點、數字電路和各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高低電平值及邏輯關系等,可以及時發現已經損壞的元器件,判斷電路工作狀態,并及時調整電路參數。
2、是在靜態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電路的輸入端加入合適的信號或使振蕩電路工作,并沿著信號的流向逐漸逐級檢測各有關點的波形、參數和性能指標。
整機統調及技術指標測試
在測試的基礎上對電路的參數進行修正依據設計技術指標的要求對電路進行“分析----判斷----調整----再測量”的一系列過程。應使電子電路達到預期的技術指標。
明確調試的目的和要求:正確合理地使用測量儀器儀表:按調試工藝對電路進行調整和測試;分析和排除調試中出現的故障;調試時,應做好調試記錄,準備記錄電路各部分的測試數據和波形,以便于分析和老化時參考;編寫調試總結,提出改進意見。
整機老化
1、加電老化的目的:
通過老化發現并剔除早期失效的電子元器件,提高電子設備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壽命,同時穩定整機參數,保證調試質量。
2、加電老化的技術要求
1、溫度:通常在常溫下進行。有時對整機的單板、組合進行部分的高溫加電老化試驗,分三級40±2°C,55±2°C70±2°C
2、循環周期:每個周期加電時間4小時,斷電時間0.5小時
3、累積時間:加電老化時間累積計算,累積時間通常為200小時。
4、測試次數:根據產品技術設計而定
5、測試間隔時間:通常為8小時、12小時、24小時,也可根據需要另定。
3、加電老化試驗的一般程序
1、按試驗電路連接框圖并通電;
2、在常溫條件下對整機進行全參數測試,掌握整機老化試驗前的數據;
3、在試驗環境下開始通電老化試驗;
4、按循環周期進行老化和測試;
5、老化試驗結束前再進行一次全參數測試,以作為加電老化試驗的最終數據;
6、停電后,打開設備外殼,檢查機內是否正常;
7、按技術要求重新調整和測試。
在進行老化試驗時,若整機設備出現故障,就立即退出試驗,待故障排除后方能繼續試驗,故障排除后繼續老化的時間不得少于兩個循環周期。
對加電老化試驗過程中所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對比和有關計算,明確電子整機主要技術參數在老化過程中的特征值,列表或繪制有關特征值隨時間的關系曲線,同時對該批電子整機產品的工作穩定性和一致性等作出評價。
整機技術指標復測
例行試驗
電子產品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儲存、運輸、工作過程中所處的環境條件是復雜而多變的,除了自然環境以外,影響產品的因素還包括氣候、機械、輻射、生物和人員條件。制訂產品的環境要求,必須以它實際可能遇到的各種環境及工作條件作為依據。
影響電子產品工作的主要因素
(1)氣候因素對電子產品的影響
(2)機械因素對電子產品的影響
(3)電磁干擾因素對電子產品的影響
本文來源:互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不適請聯系我們,謝謝。
標簽: 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