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生活,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回南天了。墻上濕漉漉的,地上濕漉漉,被子潮潮的。這種現象熱學上稱之為凝露。
說起凝露,必須要提到的幾個概念就是相對濕度,絕對濕度和露點溫度。
絕對濕度,是指單位體積空氣里含有水分的質量。
飽和濕度:某溫度下單位體積空氣所能容納的水分的最大限度,溫度變化時,飽和濕度也會變化
相對濕度指某溫度條件下,絕對濕度與飽和濕度的比值。
露點溫度指濕空氣的水汽含量及氣壓不改變的條件下,冷卻到飽和時的溫度。
回南天產生結露的條件:1.首先,前幾天陰雨,空氣中水分本來較多;2.突然放晴,室外溫升較快,相對濕度降低,太陽的照射使水分更快蒸發,絕對濕度增大;3.室內,墻壁家具熱容較大,溫升緩慢;4.內外空氣的流通,絕對濕度升高的外部空氣進入房間,遇到較冷物體,到達低于露點溫度,凝露產生。
如何降低室內凝露幾率呢?
1.最直接的方法,用除濕機降低空氣中的水分。一般家用空調的除濕功能不建議采用,因為它在除濕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了室內的溫度,若門窗的密封性不好,外來空氣更容易達到露點溫度
2.切斷水分傳輸路徑:回南天期間關閉門窗,特別是白天,減少外部相對濕熱的空氣進入房間
3.提高內部溫度,拒絕“露點”。但是這個該如何實現呢?小太陽?取暖器?你照顧到的區域避免凝露,但總有不被關照的角落變得濕漉漉。未來科技發展,建筑材料實現感應加熱或其他加熱方式,估計會有改善吧,讓我們為建材開拓者加油! |